传统村落作为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记录着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和社会结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7月10日,政治与历史学院青语理论宣讲团深入涪陵区武陵山乡角帮寨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主题调研活动。
一大早,志愿者沿着涪陵唯一一条挂壁公路行进2公里,来到位于武陵山乡海拔1000米的角帮寨村传统村落。刚进入角帮寨村,苍翠挺拔的千年古树、老旧欲朽的寨门、原汁原味的院落、风雨斑驳的村墙,木质结构的古民居有序排列在山岭之间,让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角帮寨村因传说穆桂英屯兵于此而得名,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保存着最完整的悬山式木结构瓦屋面农家三合院,素有“千里乌江第一寨”的美誉,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2023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清单。
传统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志愿者们还了解到,近年来,武陵山乡持续加大角帮寨村传统村落民居的修缮保护工作,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村名真正成为角帮寨村治理和发展的主人翁,共建共享美丽宜居新家园。
(初审:陈梦萱,复审:符纯蔓,终审:王勇;文/图:夏茂洁,编发:毛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