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全,男,土家族,1974年2月出生,湖北省来凤县人,中南民族大学法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重庆市级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研究员;厦门大学访问学者(2018.9-2019.7);重庆市民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涪陵区首批智库专家。
【主持或主研的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鄂渝黔民族地区革命文化资源调查及其景观建设研究(20BMZ056,在研)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少数民族习俗与市场互动机制研究(15BMZ054,结题)
[3]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宗祠文化研究(13XMZ073,结题)
[4]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中的文化资源陷阱及应对策略研究(17XMZ029,在研)
[5]重庆市规划项目:新型镇化进程中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2014YBSH042,结题)
[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5SKJD12,在研)
[7]重庆市社科调研项目:借扫黑除恶之势构建社会治安长效机制(Skldy201806,结题)
[8]重庆市社科调研项目:强化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赋能武陵山重庆片区脱贫攻坚(批准号skldy201909,结题)
【代表性论著或资政研究成果】
1.专著
[1]专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
[2]专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3]专著:乡村公共服务与反贫困联动——来自武陵山重庆片区的实践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11月。
2.论文
[4]CSSCI论文:巴蔓子英雄形象构建与文化认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学术卡片摘录)。
[5]CSSCI论文:省际民族聚居地区乡村旅游集群发展的竞合策略——以武陵山龙凤示范区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7]CSSCI论文:少数民族古镇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与逻辑——以酉阳龚滩古镇建设特色旅游小镇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8]CSSCI论文:基于开发主体系统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分层模式与结构——以武陵山区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9]CSSCI论文: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传承与生境耦合,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10]CSSCI论文: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空间冲突与策略调和研究——以靖州“飞山文化旅游”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0期。
[11]中文核心论文:武陵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策略调和——基于协同的视角,特区经济,2012年第10期。
[12]CSSCI论文:旅游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评述,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13]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资政
[14]资政报告:扶贫政策盲点及贫困户“老赖”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重庆发展研究院《决策建议》2017年第33期(署名第三),获得重庆市委副书记唐良智批示;涪陵区委书记李洪义、副书记周波肯定性批示。
[15]资政报告:关于加快武陵山旅游区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的建议意见,2015年12月(署名第三),获涪陵区区长李洪义肯定性批示。
[16]资政报告:加快涪陵区工业生态经济建设的建议,《社科研究》2017年第6期,获涪陵区副区长李顺肯定性批示
[17]资政报告:涪陵区创新驱动体系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社科研究》2018年第1期,获涪陵区人大、政协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18]资政报告:“两线三片一城”建设应“显山露水”,涪陵区社科联《社科研究》2019年第1期,获涪陵区人民政府、区人大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获奖】
1.科研获奖
[1]专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 获涪陵区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11。
[2]专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获涪陵区第十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3。
[3]资政成果《涪陵区绿色发展系列资政报告》获涪陵区第十一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21.2。
2.教育教学或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大学生网贷的风险及防范探究——以重庆为例》,2018.
3.其他荣誉
[1]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2018.9,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主席团。
[2]涪陵区优秀智库专家,2020.6,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办公室、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